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学者的风范 永远的魅力 来源: 区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08-10-07 09:04
                                                                     学者的风范   永远的魅力
                                                                                         ——记上城区政协文史研究会顾问毛昭晰
 
       毛昭晰先生,1929年生于浙江宁波,世居杭州。现任浙江大学历史教授、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虽已年届八旬,但他还是每天坚持到办公室上班,那双布满皱纹的手,依然在为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而笔耕不辍。
       一、走在我国世界史前史研究的前列
他是一名学者,在世界史前史的研究上卓有成就。1986年6月,正在日本参加松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杭州大学历史系毛昭晰教授提出了:稻作农业传播到日本的新论点。这条消息立即引起了日本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报刊都以醒目的标题刊登了这条消息。毛昭晰提出,稻作农业应该是从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经海路传入日本的,而位于浙江省内的舟山群岛便是稻作东传的跳板。他从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址的分布,水稻品种的类型,石器、陶器以及民俗考古学方面的鸟崇拜、太阳崇拜等等多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还从史前航海技术、海流、季风等因素作了论证。他的观点在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稻作东传的“江南道路说”找到了新的证据。
      1997年他写了《浙江支石墓的形制与朝鲜半岛支石墓的比较》一文,同时在中、韩两国发表。不久日本考古界权威杂志《考古学研究》也翻译刊登了全文。从毛昭晰的论文中,证实了古代中国江南和朝鲜半岛及日本,存在着海上文化交流。他的论点得到海内外许多学者的认同。
毛昭晰教授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史前东亚诸国的海上交通,他的真正着眼点是世界史前史。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林志纯教授主编的《世界上古史纲》,这部专著被学术界誉为“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的里程碑”,书中原始社会(史前史)部门就是毛昭晰撰写的。 
        1995年,毛昭晰应邀在韩国汉城大学(首尔大学)作学术讲演,指出稻作农业在史前时代是从中国的江南越过大海传入朝鲜半岛的。这使韩国学者大为惊讶。不久,为了验证他的论点,以韩国探险协会会长尹明喆博士为首的四位学者来到浙江作跨海漂流的准备,在镇海制作了一条长10米、宽5米,用麻绳捆扎80根毛竹制成的竹筏,向朝鲜半岛南部漂流。这次因为遇到台风,结果只漂到了山东。1997年,尹明喆等人再次到浙江进行漂流,经过了24天的漂流,终于在大黑山岛的仁川上岸。这件事当时成为中、日、韩媒体报道的热点,不过许多人不知道,这一众所瞩目的漂流活动是因毛昭晰在首尔大学的一场讲演所引起的。正是他对世界史前史的这份执着精神,让他成为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学者。目前,国内已出版的几部世界古代史专著和通用的世界通史及世界古代史高校教材中,其史前史部分大多为毛昭晰所撰写或采用他的研究成果。毛昭晰没有辜负他老师的教导,正以自己的努力填补了我国这个学科的空白。
        毛昭晰对博物馆事业一向很重视,70年代末,他就提出开设博物馆学专业的设想。经过他两年多的到处奔走游说,1981年,杭州大学创办了文物及博物馆学专业,他的梦想实现了。随后,他亲自制订课程计划,因材施教,为浙江省的博物馆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80年代,全省只有17个博物馆,但经过毛昭晰的努力奋斗,现在浙江的博物馆已经增加到200多家,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一位老省长对毛昭晰说,当初你提出要建一系列的博物馆,我们觉得你是一个空想家,现在看来你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为了对毛昭晰在发展博物馆事业上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敬意,一些恐龙专家把1998年在四川省井研县黄石坎发现的一具长17.2米的带有头骨的相当完整的蜥脚类马门溪龙科峨眉龙属的恐龙化石新种命名为“毛氏峨眉龙”(Omeisaurus maoianus sp.nov),并将研究成果写成专著于2001年出版,书名即为《毛氏峨眉龙》。由于已发现的恐龙中,头骨完整的极为罕见,所以“毛氏峨眉龙”成为了世界上知名度很高的一条蜥脚类恐龙。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者
他是一位文物的守护者,在抢救、保护文化遗产的阵地上,冲在最前线。1983年,浙江省决定要毛昭晰担任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这样,他除了从事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外,还承担起分管全省文物、博物馆和图书馆事业的任务。1984年,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厂为了扩大生产,决定拆除百年老店胡庆余堂这座古建筑来建造新厂房。面对这么重要的文物即将遭到破坏,新官上任不久的毛昭晰心急如焚,立即去找厂领导,又几次三番找杭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力陈保护这座“江南药府”的重要意义。在他的据理力争下,胡庆余堂终于被保了下来,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一次,他陪同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教授参观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这位教授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只有瑞士的钟表博物馆能和它媲美。”
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文化遗存,也是毛昭晰竭力呼吁并最终得以成功保护的一例。2001年,住在医院治病的毛昭晰应邀参加了杭州市举办的中国杭州运河文化研讨会。会议的开幕式上,他不顾左眼眼底正在出血,作了四十分钟的讲演,竭力呼吁要保护好运河沿岸的桥梁、码头、仓储建筑和历史街区,这些都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见证。他提出运河两岸的河埠头不能再拆了,要立即保护富义仓、小河直街和拱宸桥西的老街区,因为它们是大运河沿岸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毛昭晰教授是最早提出大运河的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学者。后来,他在报上读到要拆,这时的他再也忍不住了,在病房里提笔给杭州市委王国平书记写了一封长信,重申了他在“运河文化研讨会”上的意见。在信中他痛心疾首地呼吁:“大运河文化遗存不能再拆了。”市委王国平书记读了毛教授的来信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有关部门重视毛老师的意见,大运河文化遗存“在拆的立即停止,已拆的妥善修复”。现在小河直街和拱宸桥西的老街已被列为杭州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而被誉为最后的“天下粮仓”的富义仓也已修复。
        在毛昭晰力主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杭州的北山街不得不提。2002年5月,杭州市领导邀请部分专家开会研究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身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的毛昭晰在会上坚决反对“北山街改造工程”。他激动地说:“西湖边上的老街,只剩下北山街了,北山街只能保护,不能“改造”,‘改造工程’可以把老建筑‘改掉’,可以在这条老街‘造’新的房子,这对西湖景观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市领导在会上当即表态:同意毛昭晰的意见。如今,在杭州市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北山街保护工作做得很好,许多老建筑得到了修缮,人们在这里游览感到很高兴,却不知有位倔强的老人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经毛昭晰的努力保护下来的文物还有很多,如杭州的求是书院、西湖边的郭庄、沙孟海故居、刘大白墓,宁波的月湖庵和张苍水故居,绍兴的秋瑾纪念碑,嵊州的古城墙,海宁盐官的王国维故居,桐乡乌镇的修真观戏台,湖州的钱业会馆,长兴的二叠纪标准地层,慈溪的上林湖越窑青瓷窑址群,温州瓯海的永昌堡等等许多地方。每一处文物的保护,都有许多的周折,都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一位在南京工作的中科院院士对毛昭晰说:“我原来觉得你丢掉了自己的专业去搞行政,太可惜了,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可惜,你保住了一处文物,贡献比写几篇论文大得多。”
        毛昭晰不仅关注浙江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关注全国各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南 洛阳东周王陵文物的保护了。那是2003年2月下旬,毛老师在北京参加九届全国人大的最后一次常委会时,看到  .  
      《中国文物报》报道,洛阳为了举办一次牡丹花会,竟然把东周陵墓区填平,建一个“河洛文化广场”。毛昭晰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就向《中国文物报》报社要来三四十份报纸,并把报纸亲自送到正在开会的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们手中。当晚,又在灯下眯着正在出血的眼睛给李鹏委员长写了封长信,信誊写好已是次日凌晨2时,有45位全国人大常委在信末签了名。3月10日晚,他得知经李鹏同志和温家宝同志的批示下,当地已经决定“原地原址”保护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他在全国人大常委任上的最后一件工作,终于在卸任后得到了完满的解决。知道毛昭晰在任上最后一夜还奋笔疾书的事情,许多常委都非常感动。后来,有人戏言说,老毛可是一直站到最后一班岗啊,最后一天会议散场了,还要找到李鹏同志上交“议案”。
毛昭晰还在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提出建议择一适宜的日期定为“中华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日”,在每年的文化遗产保护日举办相关的活动。他恐怕是最早提出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学者了,当得知国家把每年6月份的第2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的消息后,毛昭晰教授十分高兴。
        三、为人民当代表
         毛昭晰是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他对于立法前的调研一丝不苟,几乎每次审议法律案前都要做许多的调研,深入到基层、走到群众中去,以确保立法能保障人民的利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昭晰说:“作为一个常委会委员,不去调查,肯定不行。”毛委员对细节的计较已经到了近似苛刻的地步。在审议《渔业法》的过程中,他做了大量调查,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当坐在旁听席上的国家渔业局局长听了发言后向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打听毛昭晰委员学什么专业的时候,省里同志的回答让他大为吃惊,一位研究史前史的专家,所作的关于海洋渔业问题的专题发言是这么的专业。可他又怎么会知道,年逾七旬的毛昭晰曾多次到舟山海岛和沿海渔区去考察和学习。
        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一份《坚持体育道德,树立良好的体育形象,迎接2008年奥运会胜利召开》的议案一气呵成。由于代表团分散住在指定的宾馆,年事已高的毛昭晰不顾身心疲惫,在偌大的北京城里开始奔波,争取代表的支持。这份议案分量的确够重,签名的有42位代表,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其中有13位全国人大常委。 议案提交三天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派员来到浙江代表团,对“黑哨问题作司法解释”。 足坛扫黑形势顿时好转。一个对足球十分陌生的老人——毛昭晰,因此被当地媒体称为“反黑三巨头”之一。
        人生七十古来稀,2008年,毛教授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应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但他依然很忙碌,我去看他,他总是说:“小徐敏,我实在忙死了,连好好读书的时间都没了。”至今他左眼眼底黄斑仍然出血。有一次毛老师笑着对我说:“这是上天让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我还是想拼命睁开双眼。”有的时候,我真不忍心去打扰他的休息和学习,但还是为了一些朋友的木梢多次去麻烦他,毛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一次次帮助我打电话解决,并且一直关心我的成长,“你很有责任心,我应该支持你。”这是他鼓励我的话。每每想到这些,我的眼眶都是湿湿的,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人,一位慈祥、坚定、执着的学者,身上的这些小事,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风范,他严谨求实的做人精神引领着我的人生。前几天,当我又一次走出省文物局的大楼,呼呼的大风让人感觉到阵阵寒意,可是毛老师朴实无华、甘于奉献的风范,却永远扎根于我的脑海中,温暖着我的心。
        “老夫喜做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愿毛昭晰老师健康长寿。
 
        毛昭晰教授简历:1929年5月出生于宁波,世居杭州,祖籍奉化。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1983年起任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及浙江省博物馆馆长。1991受聘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成员。1994年受聘为日本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曾任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会长,浙江省图书馆学会会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浙江省政协常委、第八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良渚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省老教授协会会长、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杭州市上城区政协文史研究会顾问等职。 主要著作有《世界上古史纲》(合著)、《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合著)、《世界通史》(合著)、《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合译)、《史地文集》等。此外还在国内外发表过《羽人和海上之路》等数十篇论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