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
古老柳浦盛于唐
来源:
区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09-08-17 15:01
六朝时出现了一个杭州历史内容最丰富的地名之一——柳浦,它可与今天的“武林”相媲美,“柳浦”包括即位于今复兴路东段这一区域,最初为六朝时期柳浦之名始于六朝,盛于唐朝。唐代时称“樟亭”,“樟亭”边设有驿站,接待过往官客,白居易有《宿樟亨驿》诗:“夜半樟享驿,愁人起望乡。月明何所见,潮水白茫茫。”樟亭的名称来历,倪蹯云:“龙山而下,江名柳浦,舶航以渡。航桁,通称以樟木,得名矣。”航桁即扎绑于船两侧的大木,用以加强船身的平衡,以抵御浙江潮浪的颠簸,因而通称这种航桁为樟木,而经常停泊船只的柳浦也随之称为樟亭。唐代“樟亭”已相当繁荣,还吸引了来自异域的胡商。
虽然今天“柳浦”这个地名已经淡出历史,但“柳浦”作为杭州钱塘江北岸的重要交通要津,这一文脉却延续下来了,从六朝的柳浦到东晋的柳浦埭、唐代的樟亭、五代吴越以降的浙江闸,晚清钱江义渡,民国的浙江第一码头,及至今天位于杭州城南江干的南星桥客运码头,从古迄今,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