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
雍正与杭州书生的轶事
来源:
区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1-12-01 11:04
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留下不少诗词墨宝,可康熙的儿子、乾隆的父亲雍正,有没有到过杭州、留下了哪些史实或轶事逸闻,恕我学识单薄,知之尚少。近日到承德避暑山庄一游,得一书,上有一篇雍正与杭州书生的轶事。
雍正(胤禛)是清代皇子中最晚登基的,到他45岁时才坐上皇位。但他在皇子时,不是没有事干的,他也经常微服私访,到处走走看看,体察民情。有天他来到杭州游玩西湖时,在涌金门外看到很多人围着一位以卖字度日的书生,感到好奇,特地上前观看,一看书生所写的字,很是不错。随即嘱书生当场写一条幅,那书生也不怠慢,立时挥毫,当写到“秋”字时,胤禛一看不对呀:“秋”字怎么能写成“ ”字。胤禛向书生发问:这个啥字?典出何处?那书生慢条斯理地说:这是“秋”字的一种写法,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就是这个写法!胤禛听了言之有理,就认定眼前的这个书生是读过一些书的。便问书生何不走仕途之路呢?还勉励书生,凭他的才学是可以求得一官半职的。哪知书生怎么说呢?他说自己“一笔通天,饿煞灶前”,他要养家育儿,哪能去科考入仕?胤禛听罢,萌生了爱才之心,从腰间取出一锭马蹄金,交与书生:近日做生意,赚了一笔钱,就送给你读书养家之用。随后又补上一句:他日高中后,毋忘吾之恩德!书生对此感恩不尽。
书生确也是苦心读书,数年后,他参加了杭州的乡试、京城的会试、宫廷的殿试,不但中了进士,还入了翰林院。而这时的胤禛已登上了宝座——雍正皇帝。有天雍正从文牍上看到一个新翰林的名字,蓦然想起:这不是杭州涌金门外卖字的那个书生吗?立刻把他宣诏到宫里来。当新翰林来到雍正面前,雍正立时看出正是赐过金的杭州书生,他要写个字考考新翰林知不知道这个字的名堂,同时也要看看他是否还存有感恩之心!于是唤太监送上文房四宝,提笔写了个把“和”字“口”移到左边的“ ”字,问新翰林这是啥字?读何音?新翰林看后,一时纳闷起来,搞不清皇上问这个字究是何因,想了想就随便回复雍正皇帝:皇上这是个讹体字是个错字!雍正听后,得知新翰林早已把“ ”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对当年的恩德也忘得一干二净了!但雍正颇有心计。尔后,雍正任命他为颁诏书的官,到各地去宣诏。当新翰林来到杭州向浙江巡抚颁诏书时,浙江巡抚打开一看即叫新翰林接旨:命他仍旧在涌金门外去摆写字摊,卖它三年字,期满后再返京供职。此刻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涌金门外给他金子的就是当今皇上!痛彻自己忘了当年皇上所交待的“毋忘感恩”之言!
后来有人写了首“慷慨阿哥馈重金,书生卖字莫忧贫;奈何登榜飞黄日,忘却当年救助恩”的诗句以记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