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
旅游文化在南宋京都临安兴盛的缘由
来源:
区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2-03-26 10:42
提要:旅游观光活动,虽然在隋唐时期已初露端倪,但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兴盛的发展现象,却在南宋时代临安(杭州)逐渐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临安,处于西湖山水秀美风光的怀抱之中。宋高宗南渡后定都临安(杭州),“民之从者如归市”,官僚士大夫阶层在临安云集。西湖成为南宋朝廷的皇家后花园,更成为达官士人们游览观光和休闲之乐园,富人们奢侈生活的“销金窝”。
随着南宋朝廷政权的稳定和巩固,经济文化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京都临安悄然兴起了旅游休闲的娱乐活动。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综合性条件下,旅游文化生活成为时尚的社会现象,这真是临安都市出现的一大特色亮点。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探索旅游文化在临安兴盛的缘由。
关键词:旅游文化 定都临安 旅游观光 休闲娱乐 兴盛缘由
一、杭州自古就是自然风光优美,文化积淀深厚的游览观光胜地。
南宋定都临安(杭州),这是座“三面云山一面城”,处在湖光山色怀抱中的京城。西湖北面,保俶塔亭亭玉立在宝石山巅,西湖南面,雷锋塔雄伟屹立在夕照山顶。双塔成为两道靓丽的风景线贯串于湖面。连接西湖东南西北的苏堤、白堤,像两条花团锦簇的彩带在碧波中悠然漂浮。徜徉在西子湖畔,泛舟于西子湖上,其诗情画意的动人意境,怎能不惹人惊艳,怎能不让人陶醉!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有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风景美如画,而且四季适宜游览。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有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四时不相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南宋京都临安这样人文积淀深厚,风光十分美丽的人间天堂,真是秀色可餐,景色迷人,文化璀璨,诗情画意感动人心,极宜激发人们萌发旅行游步观光的欲望。
早在北宋年间,著名词人柳永一曲《望海潮》就为杭州经济繁华,观光游人如织,描绘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繁荣形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临安(钱塘)自古繁华,促使文化繁荣昌盛。自然风景得天独厚,真是湖在城中,城里有湖。南宋京都临安可谓是旅游业发展兴盛的天堂福地。
二、经济发达,文艺兴旺,临安成旅游休闲之都
南宋承袭北宋“重文仰武” 的国策,实施发展经济,扶农助商,繁荣文化的一系列举措,促使经济逐步恢复和振兴,与交易流通、文化娱乐活动密切关联的旅游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升华。
南宋著名诗人林升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请注意诗句里“游人醉”是个有关南宋临安旅游信息的关键词。直接点明了当时南宋朝廷,达官豪富阶层已经把游览观光作为其休闲生活的基本内容,亦成为反映当时达官富豪阶层生活档次的重要依据。林升在诗句里虽然还愤怒抨击了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地,贪图安逸享乐的腐朽风尚,其强烈不满情绪溢于讥讽之诗句。但是林升诗里行间却客观记述了当时西湖里歌舞升平,游览娱乐的陶醉盛况。
另一首南宋时期的遗诗,从另一侧面,揭示了南宋旅游活动发展水平的一种客观真实状态。诗云:“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请注意诗句里“地经”这个有关旅游活动的关键词。地经,就是地图,即临安的导游图。诗句在描写钱塘江边白塔桥畔,出售导游图的状况,客观地展示南宋时期旅游业兴盛,已经出现地图为游客导游的近似现代化方式。当然,诗句也猛烈抨击了南宋朝廷对金兵妥协求和的腐朽时政,诗句洋溢着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南宋内政“农商并重”国策,为旅游兴盛提供经济和物质条件
南宋时期军事抗金收复失地等方面确有诟病,导致广大爱国群众的不满,但其内政“农商并重”国策的实施出现较好的效果。因此南宋社会“化腐朽为神奇”的两面性现象,却为旅游兴盛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因此南宋成为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科学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很高的朝代。南宋商品经济初显发达,出现“市坊合一”的贸易格局,商品交易非常活跃。朝廷的商品贸易赋税收入,超过了农业田亩税。“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基本成为社会共识,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繁荣。
南宋时期临安“市民阶层”形成,是实行非农业户籍的“坊都户”制度出现的新现象。市民阶层成为城市商人自由职业者和手工业群体,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为城市的手工作坊、贸易、流通、文化、休闲、娱乐行业的形成城市进一步变化结构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当时京都临安名为“瓦舍”的民间艺术游乐坊地十分兴旺,说书、戏曲、杂耍等表演艺术丰富多形。南宋《西湖繁盛录》载:临安市民“西湖泛舟游览,或于瓦舍中消遣”。可见当时临安旅游休闲之风极盛,旅游娱乐成为日常生活重要方式。
南宋朝廷实行对外开放,直接促进海外贸易和旅行交往。大批外国商人和旅行家,来到京都临安进行贸易和旅游活动。南宋朝廷在临安六部桥(即六部衙门所在地)附近,专门设置招待各国使节,外国商人游客的机构,称之为“都亭驿”,经常可见海内外宾客云集,接待繁忙而盛况空前。
四、南宋时代临安的节日喜庆活动与庙会祭祀礼仪成为旅游热点之一
南宋时代的节日喜庆与庙会排场奢华,气氛热烈,娱乐活动繁多,为凝集临安市民喜庆和庙会的烧香礼佛人气有很大作用,当时临安的吴山、清河坊、御街、湖滨、西湖、天竺、灵隐均是节日、庙会喜庆聚会和游览观光活动的热点地区。
南宋时代的节日喜庆活动:主要有1、元旦节,一岁除旧,此为之首。朝廷举办“元旦大朝会”,皇帝大臣与民同乐。2、花朝节。二月十五“春序正中,百花争放,最堪游赏”。3、寒食节。清明时节出郊上坟踏青,思念祖恩浩荡。4、端午节。五月初五在西湖“龙舟竞渡游舫最盛”的热闹景象,成为西湖最为隆重的节日热点。5、中秋节。八月十五西湖赏月,秋波镜净,闲情雅致怡然。钱江观潮,其排山倒海的拍天巨浪,气势澎湃地摧人奋进。6、元宵节。正月十五张灯结彩,喜庆游乐,寺庙梵音,敬香拜佛。当时的南宋御街、清河坊、吴山、湖滨一带,彩灯似海、人流如潮,一片欢乐喜庆的景象。皇帝、大臣、后妃、宫女也上街观灯,真是“竟豪奢”,“千骑拥高牙”。这样的盛况在南宋京都临安出现,市民们应该习以为常。
南宋时代节日庙会喜庆活动,为京都临安的市民阶层和各方来宾、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其节日庙会的特殊时段和空间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最佳时期。综合以上现象因而成为南宋时代旅游观光兴盛缘由之一。南宋时代,皇帝游览西湖的龙舟,常年停泊在杭州清波门外“柳浪闻莺”的御码头。
建立在风景如画西子湖畔的南宋皇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既屈辱又繁荣的史迹,其跌宕起伏独特反差的时代印记,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感怀和沉重的回顾。南宋朝的封建统治制度已渐趋成熟与完善,尤其是南宋时期灿烂的文化与科技,给京都临安带来空前的繁荣时代,对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临安这块热土上兴盛的旅游文化活动,给深厚底蕴的杭州西湖文化注入无穷的生机与活力。现今杭州上城地区是南宋时代旅游观光活动的发源地,以及休闲娱乐生活的中心地域。
因此,南宋时代临安的旅游文化兴盛缘由,亦是杭州西湖文化能够在公元201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历史原素。更是我们杭州这座世界著名文化风景旅游城市,实现新时期旅游行业兴旺发达的旅游文化缘由,以及奠定历史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