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打造杭州美食一条街——高银街美食街诞生记 来源: 区政协办 发布时间: 2014-08-19 14:28

2001年河坊街开街后,热闹了一阵子,但后来人气渐渐少了很多,商家的生意也不好。区里召集有关方面调研分析后认为,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是区域面积比较小、宣传力度也不够大;二是功能配套不够完善,旅游业态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区里立即就着手二期的改造建设,打算通过二期改造,完善功能,从而带动一期的人气,我们在当年年底就开始了二期改造和建设准备工作。

河坊街(清河坊)二期改造,当时设想是打通和拓宽高银街、大井巷,改善河坊街附近的动静态交通,同时对高银街和大井巷周边的建筑进行全面整治改造,形成以河坊街为轴心,高银街、大井巷为两轴,两头包括吴山广场和中山中路,使其连成一片,从而打造一个完整的清河坊历史街区。

 

恢复和打造具有特色的历史街区

河坊街改造完成后,有些专家感到不是很满意,由于整齐划一的门面和整修一新的面貌,给人一个全新的感觉,有不少人甚至将其定位为仿古一条街。实际上我们为了原汁原味的保留,化了很大的力气。既保留原有的街面尺度,又不改变房屋的式样,甚至房屋的地面和屋顶都没有动过,门窗也尽可能利用原有的,破损严重的也只用原有材料进行修复,化了大力气,仍被大家认为是假古董,是仿古街,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修复得太新。为此我们在二期整治改造中积极吸取河坊街改造的教训,邀请多家设计单位和多名专家帮助我们把好设计关,力求在修旧如旧上下功夫。

首先是改变整齐划一的街面。要拓宽高银街,我们不可能完全保留两边的建筑,只能对周边的建筑重新设计,重新建设,但我们要求设计单位不搞整齐划一的街面,力求做到错落有致,除了保留原有的建筑外,新建筑也要在原来拆除的建筑墙角为基础进行复建,这样就完全改变了整齐划一的街面形态,有进有退,在宽有窄,各个商店门口的广告特别是霓虹灯广告设置我们也要求错落有致,这样比原来的街面丰富多了。

其次是力求做到修旧如旧。街面上保留的建筑,我们改变原来全面进行整修的方式,不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原来破损不严重的,我们力求做到那里破就修那里;那些实在破损严重的建筑,我们也要求完全按照原样修复,老材料能用的完全用老材料,实在不能用的,也要求用原来一样的材料进行修复,基本做到修旧如旧。

再次是新建筑也达到原样修建。街面上虽然有不少新的建筑,但是对新的建筑我们提出了按老建筑进行修建,能利用老建筑拆下来的门窗等材料,全部用老建筑的材料,不足的也千方百计用老建筑相同的材料进行复制,而且特别强调要完全保留原有的院落式、小天井、小尺度等传统风格,这样不仅旧建筑做到修旧如旧,新建筑也跟旧建筑一样,完全相互融合,保持原有的风貌。

高银街修复好后,我们请专家进行指导,专家们看到高银街变化后,一致认为基本做到了原汁原味的保留,比河坊街更有历史街区的味道。

 

完善交通功能与培育业态相结合

清河坊二期改造中,我们力求将完善交通功能与搞好业态布局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与有关部门商量完善交通组织方案,围绕周边的交通状况,编制好交通规划,方便周边居民和游客出行;另一方面我们请商贸旅游部门做好商业布局规划。我们当时认为,一个历史街区,游客除了游玩、购物、娱乐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吃喝和美食,有特色的餐饮也能吸引游客。为了完善历史街区的功能,我们决定将高银街打造成美食一条街。

提出这个设想,遇到了不少反对声音,一方面是在历史街区搞餐饮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损坏历史建筑,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利;另一方面当时杭州拱墅区也在大规模的打造信仪坊美食一条街,而且他们的宣传力度、他们的经营面积大大超过我们,动静态交通也比我们做得好,尤其是停车,造了很多的停车库,比我们方便,吃住交通很重要。为此我们请教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并力求将餐饮的厨房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使餐饮对历史建筑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我们专门去拱墅区信仪坊那里学习,了解他们的情况,寻找自己的对策。通过了解,我们认为,拱墅区有他们的优势,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首先地理位置我们占优,杭州本地人到我们这里方便;其次他们面积大是优势,但也是劣势,他们需要大量的客源,而我们面积小,只需要将周边的游客吸引过来即可;再次只要有特色,不仅可以吸引游客,也可以将杭州本地人吸引过来,因为毕竟我们这里是老城区,比较方便。为此我们从打造特色着手,千方百计寻找一些具有杭州特色的餐饮来高银街发展。

打造特色,我们从恢复杭州原有的品牌着力,我们找了有关餐饮方面的专家和经营者,进行座谈商量,还请有关部门进行指导。经过专梳理,我们先后恢复和创立了有杭州特色的名店,如皇饭儿(王润兴)、大宋坊、小城故事、天兴楼等餐饮店,还引进了知味馆、东伊顺、功德林等杭州知名餐饮入驻,这也为我们打造美食街提供了信心。

 

做强做足特色烘托杭帮菜氛围

特色街开出后,我们没有放松特色宣传,一方面要求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注重特色,培育自身的特色风味;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我们经常进行一些宣传活动,当时每月有一次特色菜评比和推出,每年搞一次免费品尝评比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参与,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同时为了加强宣传和烘托氛围,我们还努力使河坊街与此相呼应,在宣传河坊街的同时宣传高银街,并将高银街的餐饮延伸到河坊街周边,如引进了状元馆、王润兴酒楼等到河坊街,并努力做好河坊街周边的原有的西乐园和羊汤饭店等特色餐饮,既弥补高银街商业面积不足的短处,又能够使它们与高银街的餐饮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这样高银街与河坊街就形成了一个整体,不少旅客参观了河坊街,就到高银街就餐,既丰富了游玩的内容,又品尝了杭州特色美味,何乐而不为。

我们在高银街,努力打造“杭帮菜”的荟萃地,叫化鸡、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宋嫂鱼羹、西湖莼菜汤等应有尽有。开街不久,据王润兴老板介绍,该店仅有31张餐桌,就凭鱼头豆腐、盐件儿、清汤鱼园等传统招牌菜,旺季每天能做165桌翻台,生意之好令人惊叹。街上还有几家生意较好的店家,也是以供应“杭帮菜”和大众菜肴著称,丰俭均适,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也乐意惠顾。

高银街与信仪坊差不多同时开街,我们这里生意很好,他们却经营不下去,慢慢进行调整。经过几年努力打造,我们努力使高银街成为著名的杭州美食一条街,我们也感到十分高兴。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包括游客需求的变化,有些餐饮店生意比较好,有些店生意不好;有些店开张时生意很好,现在不好甚至关门;有些开始不好,慢慢又好起来;这都是正常的,正所谓生意之道,适者生存,只有不断适应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需求,才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