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宋代耕读文化形成与传承意义 来源: 区政协办 发布时间: 2022-08-30 15:03
荐学:宋代耕读文化的形成与传承。此文刊登在《钱塘江文化》杂志2022年8月刊中,作者:陈荣高。

耕读文化来源于漫长的农耕时代,为中国社会所独有,且数千年延续不断。以耕养读,以读馈耕,承载并完成了一个个家庭家族基因的延续,为中国社会创造了充足健康的物质基础,保障了文化传承。耕读文化不仅对于促进传统社会的生存发展、社会治理和社会和谐起过重要作用,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突出优势,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耕读文化的含义指既从事农业劳动又读书教学。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读书者与耕种者是同一人物,即躬耕躬读、半耕半读。二指一个家庭同时经营农业和读书教学,其成员一部分主要耕以生存,一部分主要读以发展,读书者通常都是子弟,是为家庭的耕读。耕读文化一般由两种模式形成:一是自上而下的,士大夫不以耕种为耻,读书之余经营农业;二是自下而上的,农民不以读书为无用,耕作之余亲自或督导子弟读书。耕读模式最有价值的内涵,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纷纷读书,即自下而上的读书热潮。  

耕读文化经历唐代中后期已基本形成,到宋代达到文化高潮。随着宋代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在文化方面出现三大新形式。一是教育发达,文化普及,以农民为主的广大底层民众有学文化的热情和条件;二是大量的士子、落榜考生没有或未能科举入仕,沉淀在农村家乡,以新的面貌继续务农。三是平民百姓可以通过科举入仕,而且一直可以考到老。因而,为获得功名成就,边耕边读、半耕半读,就成了常态。如最年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一直考到76岁,成了状元。最早出现“耕读”二字连用的,似是北宋中期的曾巩,他在孔延之墓志铭中写道:“昼耕读书垄上,学艺大成,举进士第一。”这是一个耕读成功例子的亮相。但是,真正将其作为一个词语使用的,是北宋后期官员唐庚,他所拟的考试策论题目就是《耕读》,让考生写一篇论述文章。至南宋,耕读一词进一步扩展,如李敬子弃官归田为耕读,自己实践耕读,并号召广大士人耕读。有的把“耕读”二字揭之为匾额,建堂明志。还有的将“耕读”命为别号,自称“耕读居士”。如宋代的辛弃疾在被迫退休的20年内居住在江西农村。他把上饶带湖的新居名之“稼轩”,自号稼轩居士。宋代的范成大,晚年退居江苏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富有乡土气息。以致后来遍及农家的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许多家庭的门楣、中堂,会经常出现“耕读传家”、“耕读当为”、“晴耕雨读”、“耕读世业”、“耕读人家”、“耕读家风”这样的匾额, 这充分表明耕读文化普及和深入人心的程度。这些情况表明,流传了千年之久的耕读最终上升为文化层面。

北宋之后,教育有一个大的变革,激励子孙的人生目标,并不是为科举入仕,而是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形成一个知识不仅可以改变命运,知识还可以服务生活的氛围。一是耕读作为事业和生活的追求。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庶民,都以耕读作为良好的归宿,以耕读为业,以耕读为荣,将耕读作为世代相传的事业。二是耕读作为奋发图强的起点和形式。更多的学士以勤耕苦读,寻求出路,这是宋代最为普遍的现象。农家子弟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而入仕,是“鲤鱼跳龙门”式的拼搏精神。既是跳不了龙门,回到家乡也能找到光彩的职业,如办学堂、写文书、当私塾先生,在社会上很受人尊重。特别到南宋时期,读书人的志向更为明确:为谋生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救国而读书。这是南宋与北宋不大相同的亮点,也是耕读文化成熟的标志之一。南宋耕读文化最大的亮点体现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融合一体。一粒米的珍贵,耕作的实践活动更有利于知识分子了解民间疾苦,历史证明了这些辉煌成就。

耕读文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化人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理念得到了迅速提升。南宋文学进入了新高地,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绘画,超过了历个朝代,真正称得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二,文化人的就业路径和发展方向得到了迅速提升。打破了靠科举入仕的唯一途经,大批学士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增添了农业的文化含量,促进了农商并举,手工业飞速掘起,海外贸易不断拓展,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既解决了读书人的就业问题,又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可以称得上国强民富的时代。第三,文化人的爱国爱民情怀得到了迅速提升。耕读文化的效应对官员的政治理念、治国行为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宋造就了许多爱国志士,为宋王朝统一进行了100多年艰苦卓绝的抵抗斗争,涌现了无数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宗泽、韩世忠、岳飞、文天祥等。仅《宋史 忠义列传》就收录有爱国志士277名,其中大部分是南宋的。南宋百姓的幸福感尤其突出,休闲业和饮食业十分发达,是中国人历史上最雅致、最适闲、最好玩、最令人向往的朝代之一。宋人的优雅生活,以琴、棋、书、画、词、酒、花、茶、香、石为最,人称“生活十雅”。

南宋耕读名人辈出。中国历史上科举进士十多万,宋代的进士总数就达六万以上 ,诞生了118位状元,这其中有许多来自耕读人家,如浙江籍的两位耕读状元:

王十朋(1112-1171年),温州乐清人,生于北宋,长于南宋。46岁那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点为状元,在外当官14年,任职于绍兴、饶州、湖州、泉州等地。他的耕读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温州的民间文化。王十朋46岁点为状元,就世人来说简直是奇迹,就他本人来说也即所谓的“绝望中的希望”。王家贫寒,世代务农,到他的父亲王辅,才在农闲时读书学文,吟诗作对,农忙时与家人下地耕作。王十朋自35岁起去太学赴补,连续多年是春赴太学,秋回故里,长期过着耕读生活。农家出身的王十朋,27岁结婚,到35岁已有了3个孩子,读书,教书;教书,读书,苦苦奋斗了至少说有20年。他是依靠自己的好学力行,成为金殿题名第一人。

陈亮(1143—1194年),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主要成就: 创立“永康学派”。陈亮的精神很值得后人学习,我给他概括为四大精神,即:爱国至上的“献身精神”,务实求真的“事功精神”,刚正不屈的“勇敢精神”,强毅习精的“奋斗精神”。陈亮的一生坎坷多难,仕途上一直命运不济,纵然如此,他亦始终保持着自己为人的风范节操。他坚信自己唯有坚强,才能披荆斩棘,扫平坎坷,走到路的尽头。陈亮一辈子的顺利几乎全在少年。他新婚不久,母亲就撒手人寰,父亲因家僮伤人,连累而被捕入狱。其祖父母经受不了沉重的打击,也相继离世。由于家中无力安葬,母亲及祖父母三具棺材停放在家,孤灯破壁,一派凄凉。他教书、经商、农耕,边耕边读,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他的著作融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学于一体。功夫不负有心人,宋绍熙四年(1193年)春,陈亮51岁,高中状元,成为一代文魁。

当今,浙江农村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走向美丽乡村,这其中许多乡村成为耕读文化的传承样板。

青田县龙现村。龙现是一个中国田渔村。千百年来,村民们把龙潭的水引进房前屋后,流入家家户户养鱼的池子,每家少则几尾,多则几十上百尾。鱼儿身披红鳞,红黄相间,美丽可爱,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唐朝年间,勤劳智慧的龙现人独辟蹊径,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种养殖奇观——稻田鱼。即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鱼稻共存。2005年,“稻田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现是一个联合国村。早在17、18世纪,龙现村民携带茶叶、石雕,经西伯利亚前往欧洲贩卖,成为青田华侨的发源地之一。全村现有户籍人口1500 多人,其中华侨800余人,还有2000多名华侨华人未在册,侨居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家家是华侨,户户有侨眷”。龙现是一个生态文明村。进入村口,一眼望去,三面环山,漫山遍野笼罩着绿纱。龙现村坚持的是一种活态和人文,奉行“耕读文化”。“耕”在稻田养殖,“读”在中外经济,在耕文化中延伸读文化,在读文化中发展耕文化。田鱼文化、华侨文化、民俗文化融合于生态文明,这里活动多多,富有创意,颇具吸引力。如舞鱼灯、采茶节、犁田节、捕鱼比赛,让人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 。                      

乐清市下山头村。下山头村以强化三产融合、农文旅结合,深化村企合作。该村上了个溜溜农耕乐园,园内有水稻田、荷花塘、花果园、菜园地、农家乐、耕读文化馆以及各种各样的青少年实习基地和活动场所。2019年年接待游客35万人,给村里带来了500万元的年经济收入。

余杭区径山村。径山人的幸福追求,“一张茶叶富一方人”,这是径山村的真实写照。径山有茶园3000余亩,村民采茶叶、献茶艺、开茶馆、办民宿,发展农家乐、茶叶深加工,形成了一个以茶兴业、以文进村、茶游娱乐融为一体的农耕文旅产业链。2020年被列入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江山市耕读村。耕读村四面环山,村中央有一湖,名曰海棠湖。站在高处看,海棠湖俨然就是耕读村的“西湖”,这里有揽秀亭、爽心亭、环碧曲廊;湖的四周还有星星点点的几栋茅草房。在海棠湖西大门南北两侧分别开设了文化长廊和耕读书屋。它生动诠释了耕读村人坚持耕作与读书并举,劳动与学习同步的生活理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